華泰集團:信息化促成全產業鏈供應鏈協同
不管是獨立的企業,或是集團型企業,在同一產業鏈或供應鏈上的企業都在面臨一個新的趨勢,那就是全產業鏈供應鏈的協同。如今,這樣一種協同已經在集團型企業內部發生,許多集團型企業往往包含多個業態,同時涉及供應鏈的多個環節,對它們的協同往往能夠實現集團企業的集團管控,提升企業的效率和競爭力。
華泰集團作為以造紙、化工為主導產業,集印刷、熱電、物流、林業、環保、商貿、房地產等十大產業于一體的全國500強企業,已經在全產業鏈供應鏈協同方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在日前用友軟件與華泰集團聯合舉辦的華泰集團管理信息化幸福之旅活動上,華泰集團物資部部長劉洪波詳細闡述了華泰集團如何通過信息化建設增強供應鏈之間的聯系,進而實現初步的集團管控。
物資管理實現全過程監控
通過對物資管理、銷售管理、財務管理及招標管理之間的協同和整合,華泰集團加強了對整個流程的監督和控制,提升了效率。在物資管理方面,華泰集團實現了全集團的成品控制、進廠材料和出廠產品的一站式服務,提升了效率;通過控制物資發貨的動作、門衛單據數量、財務監督單據與系統數量,則實現了全集團價格的控制、市場管理、考核提取,銷售政策控制、合同控制以及發貨流程控制。
而在采購管理上,華泰集團實現了需求與計劃分離、招標與采購分離、監督與檢驗分離,采購與付款分離,實現了招標部門、采購部門、物資監督部門、質量檢驗部門、財務部門等部門之間的相互監督、相互制約,提高了采購質量。同時,華泰集團還實現了供應商網上參與投標,實現一次招標定價,控制了全集團采購訂貨價格。通過供應商評價體系對供應商進行分級管理和黑名單管理。
劉洪波表示,通過信息化在華泰集團供應鏈中的運用,使得物資、銷售、采購、財務等各部門之間形成了相互監督、相互管控的管理模式,任何一個部門出現問題,其他部門都能夠及時發現,避免了徇私舞弊現象。這樣一來就實現了對貨物進廠到出廠全過
